2012年8月1日星期三

那年代坐过蒸汽火车




小时候曾经从山城坐过火车来火城。那时的火车是以燃烧柴薪作为动力的蒸汽火车,有一个火炉装置在火车头的后段部分,工作人员需不断的给炉里添加柴薪,让推动力能延续不断,使火车可以行者无碍。

虽然行者无碍,当时从山城到火城,却得花上大约九个小时的时间,早上从山城上车,傍晚才到达火城;与现在的只需4个多小时相比,足足多耗了一半的时间。而且,由于是烧柴的关系,经常会有烧成了黑炭的碎屑被风卷入车厢里,沾在乘客的脸上、衣服上,形成污垢。

火车出发前,例必先鸣两声响笛来提醒乘客。开动时,车头那斗大的直竖烟囱不断涌出浓浓的白烟来,与天上的白云衔接。然后,轮子开始在铁轨上“咔咔嚓嚓”的转动起来。

“呀!火车开咯!”当时年幼的我,感到整个车厢在晃动着,知道自己将会被它载送到火城去,于是高兴地喊道。

火车沿着巴达士河(内陆的主要河流)边缘的铁道行走,从车厢座椅的窗口里望出去,可以清楚看到近在咫尺,几乎触手可及的湍急河水,正朝着与火车相同的方向不断的翻滚前进,车与河水仿佛在进行一场比看谁快的赛事。

穿越过了“石窿门”(隧道)后,河床变浅了,水面袒露着很多石块,最大的约有一部车子那么大。当时年纪还小的我,只把黑灰黑灰的石块通通看成了一群水牛在洗澡,不停的对着它们招手嘶喊,希望有一头水牛会听到我的喊叫声,回过头来看。然后我想,我大概会对它说:“我去火城玩一玩,回来再见吧!”

有怪莫怪,在那个资讯贫乏的落后年代,又是初离大乡去看外面大世界的小孩,头脑哪有现代的孩子精灵咧?

河对岸的后面,是连绵不断的高高山脉,应该有个属于它的名字,但是我尚未查找到资料。一列冒着烟的火车,拖着长长的车厢,在白云蓝天、河流山脉这样的自然环境下行走,构成了一幅很优美的景色。可是呀,以前还小,不懂欣赏,是一直到了青年期,在某次回乡行经这段路程时才体察出来的。

在内陆的那段,火车沿着河边行走,一直到了保佛,才与河流分道扬镳。没有了河流的伴随,却有海可以看了。首次看到大海的内陆居民,的确被它的辽阔、沧茫与磅礴的霸气给迷惑住了,心胸豁然开朗起来。

如今,那能引领我回到家乡的火车,我已经好久没有坐它了。在开车的速度比它快的前提下,已经很少人会选择坐火车回乡,不过,又不得不承认,这是一趟有机会与大自然交融的美丽行程!

我想,有一天若容许空闲,我会踏入丹容亚路的火车总站,买张到达家乡的车票,经历一回久别的铁道回乡怀旧之旅,感受一下时空变化的神奇!

15 条评论:

  1. 山城客,说实话,我还没坐过大马的火车呢。
    不知滋味如何?:)

    回复删除
    回复
    1. 我喜欢坐蒸汽火车,虽然速度慢,不过可以怀旧。
      现在这里的火车已使用电动的,蒸汽火车变成了只供游客乘坐玩乐用途,一个人的收费是马币200元/趟。

      删除
  2. 2百元!贵唔贵D啊?

    俺记得很久很久以前,坐过从怡保到北海的火车,坐了6到7个多小时,然后趁渡轮到槟城,从早上弄到夜晚,方抵达目的地。去年坐电动火车去吉隆坡,才2个半小时,就到了Kuala Lumpur Sentral 。

    回复删除
    回复
    1. 呵呵,老外抢着来坐呢!本地人就不愿意花费这种钱咯!
      我这里的火车是在上上世纪建成的。1880年至1890年代,英国渣打公司在北婆罗洲种植烟草,需要交通工具连接内陆到港口以运载烟草,火车成了他们的选择。
      1896年,全沙巴第一条铁道落成,由保佛通往威斯顿,长32公里。
      1903年,这条铁道获延长48公里,由保佛到丹南,并于1905年竣工。
      1906年,当局又将铁道延长了16公里,由丹南接往文那纳。
      于1914年成立了北婆铁道公司来管理铁道。
      二战期间,1944年至1945年,铁道服务系统被全然尽毁,火车厢、桥梁及火车站皆被烧毁。
      1949年至1960年期间,北婆铁道局逐渐恢复铁道服务。
      1970年之前,火车使用蒸汽机引擎,之后改用较廉宜、速度较快及容易操作的柴油引擎。
      丹容亚路通往丹南的铁道于2007年关闭并进行维修,于2011年2月重新通车,全程耗时2小时15分钟,时速为80公里。
      这条铁路全程共有14个站:丹容亚路(总站)—必打丹—京那律—高坑—吧巴—金马利—皇家湾—王麻骨—保佛—沙利旺岸巴鲁—哈罗吉腊—拉佑—邦基—丹南(终站)。

      删除
    2. 哦-------如果走完很多个站,那又不同说法咯!^^^

      删除
    3. 超值是吧?呵呵。。。。。

      删除
  3. 看了你这篇,我好像坐了一回火车了!呵呵!原来还有经过隧道的!我们在东海岸的人,是没有火车坐的!以前从那笃去有小香港之称的山打根,路过西加麥河和支那巴打岸河必定要乘坐渡轮的,那时是没有大桥的!
    你很幸福咧!小小年纪就有火车坐着进城了!真羡慕!我啊!14岁才第一次走出家乡去山打根咧!16岁因为读书,才有机会来火城!呵呵!

    回复删除
    回复
    1. 没错,东海岸的人民当时是无缘坐火车的,因为这是只在火城与内陆区段才有的服务。事实上,这条铁道也是迄今在婆罗洲岛上仅有的一条,砂州没有,加里曼丹没有,文莱也没有!
      呵呵,多得了这条铁道的存在,我才能在很小的时候随父母来火城玩啊!从我3岁开始,就很常有机会来火城了,所以对火城的变迁是很清楚的。
      很遗憾,小香港我至今也没有到过,拿笃亦没到过。。。。。。斗湖倒是去过两趟,可是也很久世界咯!是在上世纪的1981年!当时正值本州庆祝开埠100周年纪念,我在广告公司服务,被老板派去斗湖画路边招牌的。
      我曾经在两年前于本博站里po过一篇忆述斗湖的文章《涟漪—斗湖椰林落日》http://xiong5205.blogspot.com/2010/06/blog-post_27.html,妳若有兴趣,可以看看,那是代表了我当时对斗湖的观感与情怀。
      忽然又30年了!

      删除
    2. 看过了你的斗湖椰林落日,我觉得惭愧咯!因为我是一个椰林树下长大的孩子,却不曾好好的欣赏椰林落日的美!那时,我憧憬的是灯红酒绿的大城市!
      1981年,你已出来社会工作了?那一年,我刚开始了我的寻梦之旅,来火城读书了!。。这。。又勾起我的年少的回忆了。。

      删除
    3. 因为妳是在椰林长大,所以不觉得有什么特别,我们不是在椰林长大的孩子,看到不曾看过的景色,自是觉得很美丽了。人就是这样,往往不会去留意欣赏身边的景物,因为太熟悉了,熟悉到不觉得有何特别啊!
      是的,1981年,是我出来社会工作的第二年了。原来妳那年正好来火城念书啊!有到过百周年庆典的展场吧?
      啊。。。。。那时看到几位大约16岁,穿着超短热裤的来自东海岸美眉,难道其中有妳????哈哈哈

      删除
    4. 哈哈哈!我是个灰姑娘,帅帅的你又怎会察觉啊?

      删除
  4. 我在1970年之前,每一年都在学校假期乘坐蒸汽火车从亚庇到吧巴婆婆家,后来爸爸买了汽车就不需要坐火车了。

    回复删除
    回复
    1. 我们是来自同一个时代的人,1970年之前,我们都还属于少年,那年代也是我坐火车最频繁之时,可是却没遇见妳。。。。。。呵呵
      从亚庇到吧巴大约1小时而已,不会幸苦。
      我在亚庇工作后,每年的农历新年回乡,都是在亚庇雇计程车到保佛,再取道保佛的火车站买票北下丹南。
      关于在保佛当过客,我在两年多前的本博站一篇名为《沧桑之变说保佛》里描述过。http://xiong5205.blogspot.com/2010/01/blog-post.html

      删除
    2. 那时候不是还是儿童吗?呵呵!
      坐火车的记忆已模糊,记忆深刻的是过那黑暗的隧道时我最怕了!
      保佛我也有几年没去过了,大儿子上个周末去了回来说改变了很多,而且现在有一家好像我们这里的upper star 吃西餐的cafe。想找一天上去走走。

      删除
    3. 哈哈,是的,应该算是儿童,因为还不上十岁!
      的确变了很多,真是沧海桑田啊!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