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9日星期一
华夏复兴,汉服先行
据《亚洲周刊》的报道,3月3日的晚上,《孔子》电影在大马国都的电影院举行首映礼,有逾50名身穿汉服的年轻人聚集在电影院,于孔子画像前,举行隆重的三献礼祭祀孔子。
这是《孔子》电影在全球上映的国家中,唯一一个国家有组织性地把汉服与《孔子》挂钩。参与这次汉服运动的,绝大部分是年轻人,向来热衷华人传统文化活动的年长者,却不见踪迹。
汉服运动的发起人江志发表示,他们提出这项概念主要是“缅怀先圣的努力,同时鼓励本国华人以更大的勇气来让华夏文明绽放出更灿烂的光辉”。
从事电脑软体业的江志发指出,日本人、韩国人、越南人、马来人、印度人,甚至中国的藏人和维吾尔人,也都有本身的民族服装,唯独是拥有五千余年文明的汉族没有本身的民族服装,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事。
他说:“当提及汉服时,很多人都把旗袍和长袍马褂视为汉人的民族服装;其实,那是满族的服装,汉民族的服装,应该是由皇帝垂堂而天下治就开始定型的。”
“‘华夏复兴,衣冠先行’。在《左传》里早已为华夏明确了定义:‘礼仪之大故称夏,服章之美谓之华’”他说:“今天的华人,连华和夏的内容都没有了,如何还有华人的实质?”
以江志发为首的汉服爱好者,是在2007年开始在我国推广汉服运动,其最初的核心成员乃来自他所领导的“大城堡青年运动支会”成员,平均年龄都不超过三十岁;本着对华夏文化的热爱,大家很快就行动起来,并逐渐获得其他地区与州属的年轻人响应支持。
2008年,他们主办了第一届“华夏文化生活营”,邀请中国讲师前来授课。当时,只有逾二十人参加,不过,第二届的参加人数就增加至一百人,其中还包括来自邻国新加坡与中国的汉服爱好者。目前,他们正在筹划第三届的华夏文化生活营。
马大中文系讲师严家建认为,汉服运动很有意义,可以带动我国华人寻根的兴致。“不过,”他强调:“清朝毕竟还是属于中国历史的延续,汉服虽然在清朝被边缘化,人们却不能把清朝从中国历史中切除。”
笔者也以为,推广华夏服装应该包含旗袍与长袍马褂在内,特别是旗袍,早已向国外传输了几百年,并成为这个文明古国的服装符号,没有必要对它排挤。
事实上,全中国境内至今已经找不到一个纯种的汉人了。汉人之定义,是指今天中国境内相对于其他55个少数民族来说,人数占最多的民族;他们是在汉朝被赋予这样的称呼,而汉朝又是中国其中一个国势最强盛的古朝代。一个人如果不被归纳为少数民族,那他便只能是汉族。
“汉朝”和“中国”于此时成为同义词,中国人被称为汉人、汉民族,中国字被称为汉字,中国语被称为汉语。
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兵败乌江而自刎,西楚王国遂灭亡;刘邦效法嬴政称帝,建立西汉王朝。当西汉王朝在中国本土完成统一时,北方的匈奴部落也同时在漠北完成统一。
西汉王朝与匈奴汗国因争夺疆域而成为死敌,在征战中各有得失。直到纪元前第二个世纪中叶(公元前121年),强盛后的西汉王朝集中兵力向匈奴作出反击,从而夺取了匈奴汗国赖以生息的河西走廊,控制住了西域。
时年23岁的西汉年轻大将霍去病,二次出陇西,最后越过居延海(内蒙额济纳旗),横穿河西走廊,深入一千余公里,杀掳敌方三万零二百人。霍去病追击匈奴到狼居胥山(今蒙古国古肯特山),不见敌踪,始返。中国北方自古以来受匈奴侵扰的情况从此获得改善,让人民享受了数百年之久的平静生活。
中国五千年恢弘的历史舞台上演的,其实是一部悲壮的战乱史。世代在这片土地生息的人们,饱尝各朝代更迭引致的战乱之苦。人民为躲避战乱之灾,必须大规模的迁徙,在成为流民的过程之中,个别的民族不断地融入当地,与原住民通婚混种,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血缘。
今天,如果以一亿名在族群类别中归列为“汉族”的年轻男女为DNA抽检对象,将找不到5个是拥有完全相同的汉民族特征者,代表纯汉族特征的DNA基本已不存在。
纯汉人的DNA虽消失,汉文化却具有很强的同化性质。回眸中国的历史长河,你会发现,从汉族手里夺过政权后统治中原的异族,除了元朝的蒙古族对汉文化比较排斥外,其他统治中原的异族,都完整保留了汉文化的治国体制与主体思想。
曾有一个欧美的政治家说过:“世界上最不可能被同化的民族是中国人”。他所指的“中国人”是概括了海外的华人和华裔的。海外华人对华夏文化的认同,就是这股五千年文化所起到的强大磁吸作用。尽管很多海外华人并不认同中国的政治体制,但是,对华夏文化所产生的认同感是毫无悬念的。
在中国,还会说满族语言的人,据说剩下不足百人,当这不足百人百年后,满语犹存乎?为什么他们要放弃自己的语言?况且,他们还是一度统治过中原长达295年的民族,却无法影响中原的汉人改以满语为母语,为什么?我想,还是出在文化的问题吧。
满族在公元1090年时,原称“靺鞨族”,后改称 “女真族”,在黑龙江一带以渔猎为生。满族作为其中一个统治过中原的异族,早在公元1149年即在完颜亮的即位后,建立了与中原抗衡的金王朝。1644年受吴三桂邀请入关称帝,从而统治中原长达三世纪之久,并创造了康乾盛世。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发生文化断层的国家,其文化的载体自古一脉相承;即便改换了朝代或被异族统治过,也还是保留了延续不断的文化优势。统治中原的异族本身的文化没有汉文化强,于是采用了汉文化应对一些事物的解决办法,并发现是可行的,渐渐在潜移默化中,把汉文化当成了自己理所当然的文化而被同化。
满族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这是毋庸置疑的。其服饰“旗袍与长袍马褂”被归纳为华夏民族服,应也不是问题来的;而且,从中还可以体现华夏文明的包容性——海纳百川。
如果汉服排除了旗袍与长袍马褂,在突出纯正汉服的当儿,却不能确定谁才是具有纯正血统的汉人,同样也是不具意义的。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说起旗袍,我觉得那是转为一些中国妇女量身定做的。可不是吗?金发蓝眼的身材太高了,太矮的也不行,身体的部分也必须均匀得恰到好处。旗袍并不是人人可以穿的,我的意思是说穿出那种美,和能够把曲线尽显的实在不容易。穿旗袍的女人走起路来都得昂头挺胸,步伐不能太慢也不能太快,总之,那就是一种艺术。我今生是对这艺术无缘了!
回复删除还有,我不明白是谁提倡简体字的。中国很久以前不是以繁体字开始吗?为什么要改?写毛笔字的时候,写简体好看吗?
旗袍穿在女性身上是很美兼端庄贤淑,以前我们的老师都很爱穿旗袍。后来缝旗袍的裁剪费高涨,旗袍逐渐变成了奢侈品。穿旗袍还得有标准身材,要有点气质,看起来才顺眼。有看过以前的电影明星如:尤敏,乐蒂,葛兰,林黛,李丽华,胡蝶,顾媚等,斯斯文文穿起旗袍,高贵大方。现在的女明星和女演员,穿上旗袍,都是苏丝黄和大富豪妈妈生,气质这种东西,早就绝种了。
回复删除玉燕,
回复删除可不是吗?
旗袍还是专为身材苗条的女性而生的。身材好的东方女性,穿起旗袍来有一种极为优美的气势。
旗袍讲求的是曲线美,所以一定要拥有纤细的腰,真的不是人人都可以穿的。
简体字是因应时势而产生的,每一种文字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都需要顺应时势而简化,以利学习。
中国政府约于1956年之后开始在全国推行简体字,其中一个目的是希望能使当时占人口约80%的文盲更容易识字。
有人因此说,简体字是共产党搞的,意欲将简体字与政治挂钩,从而导致今天简繁分庭抗礼的局面,难为了学习汉语的本国与外国人。
认为简体字是共产党的工具、共产党强迫人们使用简体字者,是大错特错的。
实际上,汉字简化运动在共产党当政之前就一直在不断发展,即使是国民党政府,当初也试图推行简化字,只是由于没有后来共产党政府的号召力而半途而废。
至于后来国民党出于“凡共产党支持的我们就反对”的政治目的,来个180度大转弯,反对、攻击、毁谤简体字,在台湾及海外遗毒至今。
甚至于多年前《世界日报》还长篇登载《简化字就是红卫兵》这种贻笑大方的文章,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简体字并非是共产革命的产物,而是我们祖宗的宝贝遗产。
简体字源于草书,主要参考来源是王羲之的正草十七帖,年龄也在1500年左右。也有部分从宋朝徽宗的行草千字文"天地玄皇,宇宙洪荒"中衍出。
写简体字并非难事,因为那本身就是正草的书写法。
目前大陆使用的简化字是1956年1月28日审订通过的,以后虽根据使用情况而略有改变,但一直使用到今天,成为中国大陆的用字标准。1977年,曾公布《第二批汉字简化方案》,在报刊上试用很短的一段时间后宣布废除。
若撇开政治化的影响不说,就事论事,汉字演变到楷书,不管繁简,都已是面目全非了,真想知道一个字的由来,至少也必须懂得小篆甚至甲骨文,这些才是真正汉字的本源。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今天不可能继续使用笔画繁琐又没有规律可依循的大篆小篆或甲骨文,因此,改革字体是非常必要的。
有一些简体字,本来是古字,比繁体字更符合造字规则,也更容易从字面了解,这里举两个例子。
先说“众”字。简体的写法是三个人叠一块,这是“众”字的最原始的写法,甲骨文就已经这么写了,就是《周语》所谓:“人三为众”非常地好认好解释。
可是繁体字的“众”字,有多少人知道它为什么那么写?原来它的下部,实际上也是三个“人”,只不过变了样了,不说还不容易看出来;而上部呢,根本就是写错了,本来的写法应该是一个横着的“目”,《说文》解释说:“目,众意。”我琢磨它的意思,大概这个“目”应该是“纲举目张”的“目”,也就是网孔。网孔密密麻麻的,确实是“众意”。既然“三人,众意”,“目”也是“众意”,未免重复累赘,去掉这个含义不明显而且写错的上半部,剩下原本的三人,不是很好吗?
再来看“从”字。简体的写法是两个“人”字并在一起,这也是“从”的最古老写法,也见于甲骨文,取“两人相从”之意。繁体的“从”可就不太好解释了,它的右上角,是两个“人”,保留了“从”的最初写法,可是其他部分呢?我们对照小篆,才发现这个字也是写错了,它的双人旁和右下角应该合在一块,成为一个表示行走的偏旁,这大概是在小篆的时候才添上去的,楷书再把它割成两半,可就有点莫名其妙了。
类似这样的简体字还不少,比如“尘”、“礼”、“云”、“电”、“胡”、“须”、“处”等等,不一一解释了。
我是念独立中学的,马中在1972年建交,我当时还念小学。升中后,独中的课本全部改为中文简体,我又经历了由繁转简的艰难过程,不过,我基本并不排斥简体字。
今天,我是简繁皆识。在台湾时,我台湾的朋友见到不认识的大陆简体字,都是我教导他们的。
我台湾妹夫来马过年,看到电视CCTV的旁白简体字不认识,也是我告诉他的。作为海外华人,我简繁皆会,比他们更有优势。
山城客真的是中国历史痴,佩服至极!
回复删除海纳百川,这是长处,应当继续保留。
文中所提及的汉服不适合炎热的大马,多层次,会热死人呀!
旗袍?不是凡人能穿的,会穿的穿出气质,不会穿的穿出老气,还露出短处,呵呵呵,还是藏拙得好。
简繁体字?有得争论。我两者都能接受。我的学生(中等生或优等生)多会看(看小说--台湾的都是繁体字)。大马教育部也鼓励两种皆学。
简繁体字有它们的优缺点,有些会意字和形声字等因为简体字而无从看出,但对于初学者,简体字不再是梦魇。。。
写毛笔用繁体字确实是比较有美感---个人看法。
ninie,
回复删除不好意思呀,昨天花了很多时间回复玉燕有关简体字的讨论,然后,因有事办,所以只好今天才给妳回复了,见谅。
妳说的对,旗袍穿在女性身上是很美兼端庄贤淑。
以前的女星中,我比较喜欢看乐蒂穿旗袍,女性美尽显无遗。
可惜现今很少女星主动穿这种中国的“国服”了。
我觉得应该学习日本人那样,在一些国家的节日里穿自身的国服,才能透显一个民族的文化。
cindy,
回复删除喜欢研读中国历史是不想忘掉“根”吧。
汉服不能当作常服在炎热的大马穿,不过,一些华人的节日里,可以穿汉服或旗袍出席,会更有节日的气氛。
大马的中文教学都以简体为主,不过,外面还是有一些人贴告示或什么的,是使用繁体。
有一次,我与7岁的外甥去吃烧卖,店里贴的一张中文告示就使用繁体,外甥念起来有一个字没有一个字的,简体会念,遇到繁体他问号就出来了。
我觉得社会应该跟从教育部的简体字政策,才不会把学生搞糊涂了,特别是刚刚才上学不久的,如我外甥。
我习惯上比较喜欢使用简体,简体在书写的方面有其快速的优势,一些字其实就是草书的书写法,已经简得不能再简的,如“言”字边。
虽然现在已经很少真正动笔写字,繁体也可以通过电脑键出来,但是,人到了中年,眼睛难免患老花眼,一些笔画繁多的繁体,常看成了一个黑点,需要集中眼力来看,才看出来是什么字,不似简体,笔画简单,不会看成一个黑点。
山兄,谢谢详细的解析。我觉得中国不应该因为想让文盲容易识字而简化字体。这么说,他们就是在修改老祖宗创造和遗留下来的文字咯!我在苏州的时候,看到很多店铺都还是用繁体字的。你说,简体字本来是古字,怎么说呢?就拿“众”来说吧!由于我这里的输入法是拼音,所以无法把繁体的“众”字打出来。不过,你该知道繁体的“众”字是怎样写的。难道我们有了简体的“众”字再演变成繁体?从少笔画去多笔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我一直以来都以为中国的文字是从繁体开始的。小篆和甲骨文对我来说太深奥了,我根本不懂。以前,我有参加台湾的中华函授学校的课程,书法一课,都有提到小篆和甲骨文,可惜我当初没有用心学习。
回复删除玉燕,
回复删除扫除文盲是其中一个原因,简化汉字是随时势而有其必要性的。
繁体字与小篆的书写法也相差至钜,小篆不是人人皆通,如果今天有人说:小篆才是我们原来的字,应该恢复使用小篆,会有多少人认同呢?
答复妳的上文中就说了:汉字简化运动在共产党当政之前就一直在不断发展,即使是国民党政府,当初也试图推行简化字,只是由于没有后来共产党政府的号召力而半途而废。
如果不是后来变成政治化,而是由国民党继续推动,相信今天也不会形成这样的局面了。
不晓得妳在使用的是什么书写程式呢?我用的是Micro Word中文版,它里面就有附带简换繁或繁换简的操作,很轻松就能将简体切换去繁体,或反过来。
以我个人的看法,字体作为一种沟通与记录的符号,是社会上约定俗成的语言工具,视其为符号也无不可,重要是适应时代之需求,并非一定要求其回归原始。
要追本溯源,当我们有这个需要,还是可以从简里追溯该字之源,前提是,这个民族到了那个时候还没有覆灭,不然,一切得再从无到有。
其实,我挺欣赏日本字的平假名。日本字同样是从中国的草书变化而来,(取自四、加、安、末、世、元、二、女……)是简到不能再简的了,但是平假名在简单中表现了它的活泼感,并不会觉得其简单不美。
以前我对日本的语言有研究一下,后来放弃了,现在要请教ninie了。
我觉得最单调的文字是韩国文,完全体会不到任何的美感,好像迷宫图般,哈哈。
事情的本质其实是中国人隐晦中国妓史的结果。 旗袍,作为一种时装,虽然其设计借鉴了中国中国妇女古装的许多特点,这个古装里面及包括汉服也包括满服。也借鉴了洋装裙装的样式。但和中国服装包括满服和汉服传统平面裁剪不同,其裁剪方式完全是洋装立体裁剪的。这也是历史上各地追不上上海新样式的原因之一。 上海开埠后,上海的妓业也兴盛起来,最初上海的妓业完全是江南老派作风。 满清灭亡后,对服装的束缚放开了,衣服可以随便穿了,不用担心杀头了。但那时候没有旗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许多白俄妓女来到上海,她们穿着紧身的连衣裙,显得身材优美, 当时日本妓女也大举登陆上海,东洋堂子以作风大胆曝露而闻名。她们给上海的妓女带来了沉重压力。上海的书寓、长三(高级妓院的类别)里的身材优美的红姑娘为搏出位,请人设计穿上了凸现身体部位的长袍,当时还有长袖子,类似于今天的越南旗袍。还不是我们今天习惯的样子。毕竟一开始,没有那么大胆,敢于漏出身体。 有人说,是上海的女学生首先穿起来旗袍的,根本是胡说,五四时候的学生装大家应该都有印象,什么时候中国的女学生能有那么大的胆子率先穿出来爆漏身体的衣服。(学生首先穿旗袍一说纯属胡扯)况且,穿旗袍对身材的要求非常高。就是现在能有几个大学生能把旗袍穿好看呢? 满清被**后,很多汉人不愿意再穿被强迫穿的满式衣服样,但汉人原来服装又弄不清楚,所以戏服、西装、日本学生状、新样式、洋装等纷纷登台,式花样百出,穿啥的都有,千奇百怪的衣服都有人穿。(悲剧)所以妓院里在**10多年后出现大违女人传统的漏体装并不意外。但是这在当时是部分高级妓女的服装,很新鲜。 那些妓女为了提高身价,纷纷冒充旗女,因为当时旗人满清时地位较高,满清亡后旗人失去了民族特权的铁杆庄稼收入,不得已自己开始谋生。满清时期是没有旗人妓女的。但满清灭亡后,满人地位骤降,为谋生,为娼者确实不少。
回复删除这种资料可上满族网站读到。但当妓女也不是说满清灭了,旗人马上就去当妓女了,而是由一个衰败的过程。 往往是原来的贵人,实在是没有撤了,才去当妓女的。 而嫖客呢往往有一种心理,越是曾经身份高贵的女子,就越有人嫖。这种心理,现在也一样。 于是那些所谓的**旗人妓女穿得,设计的新样式衣服遂有旗袍之名。但**初年,正经人家的女子是绝对没有人穿这种凸现身材的衣服的。而那些低级妓女是穿不起的。旗袍不是廉价的便宜货。 后来随着社会的**,出现了舞女这种职业,为工作方面,20年代末期的上海舞女穿上了这种时装,舞女的性质本来和妓女就有点类似,呵呵, 后来成了上海交际花的标准服装。30年代于是旗袍遂在时髦女子中大兴。 外国男人接触的中国女子就那抛投露面的几种,以至于某些外国人以为这是中国所有女子的服装,实际上只是时装中的一种。 解放后,尤其是抗美援朝后,旗袍作为时装不再流行。而中山装大兴。 ****后,旗袍又重新有人穿。只不过由于它比较贵,而且身材要求高。在大街上穿的行人还是很少。